这不,小姐姐让我赶紧发文为辣辟谣,说不能总让辣背锅,吃辣多香呀。
确实,让你长痘的黑手,可能并非那顿麻辣小龙虾,而是你手边的那杯甜甜的奶茶或快乐肥宅水!
被掩盖的甜蜜陷阱
“上班让人头秃,来杯奶茶续命。”“每天的午间甜点,就是我的快乐时刻。”“生活太苦,我要多吃点甜甜的糖”……
糖是个神奇的东西,在甜味卷入味蕾的那刻,感觉整个人都会变得开心起来。但我们却忽视了,糖在带来欢悦的同时,也在不断侵蚀我们的健康。
为什么我们鲜少会听到有人抨击食糖过度?
这要从1992年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一份膳食金字塔示意图说起。
我国根据这个金字塔示意图制定了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而这份膳食金字塔示意图就是一场商业阴谋的产物。
当时为了开拓糖产品的销售市场,美国各大糖业巨头公司开始给“糖”洗白。洗白的最有效途径,无疑是借权威将“糖”合法化、合理化。
于是1977年,食品行业、美国农业部和“特邀科学家”开始共同探讨,准备起草一份权威的政府膳食指南。
这些特邀科学家,如DR.Mark Hegsted、Ancel Keyes,收到巨额的贿赂金后,在权威医学杂志上发表了各种符合售糖业需求的“研究软文”。文章贯穿的观点自然是“糖无害处于人体”、脂肪才是导致‘不健康’和‘发胖’的凶手等。
而那些声明“糖有害人体”的科学家,则受到排挤、抨击,观点也不被采纳。
在这样的精心策划下,1992年,这份重碳水(糖)、轻脂肪和胆固醇的指南被公布,糖的危害也由此被公开掩盖。
膳食金字塔示意图(1992年版)
直到近几年,随着肥胖率和心血管及代谢疾病的患病率直线上升,关于糖的真相才浮出水面。
糖的真相是什么?
吃糖太多,会带来各种健康问题。但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糖是指「游离糖」,并不是「食物中天然存在的糖」。
游离糖是指额外添加到食物中的糖,如奶茶和果酱中的糖等。
食物中天然存在的糖,比如新鲜水果中的果糖、粮食和薯类中的淀粉、奶类中的乳糖。
1、损伤皮肤,加速皮肤老化
图片来源:pixabay.com
抗衰达人请牢牢记住:糖--是皮肤的最大敌人之一。因为摄入糖会令细胞老化、影响大脑认知功能,且糖会附着于皮肤层里的胶原蛋白,使胶原纤维变得脆弱易折,使皮肤失去弹性,变得更难自我修复,容易长皱纹。
另外,不要再说吃辣长痘了,真正催痘的是糖。吃糖后,人体的血糖会迅速升高,诱导胰岛素大量释放。高血糖和胰岛素会影响皮肤的代谢,导致皮脂腺分泌激增、阻塞毛囊,诱发长痘。
2、导致肥胖
我们日常吃的主食,也就是碳水化合物,如米饭、米粉、面条等,能为人体细胞供能,满足消耗所需。但如果摄入额外的糖,就会被胰岛素统统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
图片来源:pixabay.com
3、损伤心血管健康
高糖饮食会提升胰岛素水平,可能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还会激活血管紧张素,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4、伤害眼睛
高糖饮食会导致眼睛晶状体密度增大。角膜曲率变大、厚度增加。还会改变眼睛屈光度,使得近视程度会在短时间内加深,严重时还可能会诱发白内障、青光眼。
5、增加龋齿风险
吃过糖后的口腔、牙齿周围是细菌生长的最好基质,细菌能促使这些糖发酵,产生大量的乳酸及其他的酸,造成牙齿脱釉,从而产生龋齿。
6、会上瘾
吃糖让人快乐,这是真的。因为它能在短时间内刺激大脑,让大脑便分泌出高于正常水平的多巴胺,而多巴胺是能让人感觉到快乐的神经递质。
但这种快乐持续的时间很短,我们的情绪会很快低落,再次产生吃甜食的冲动,如此循环,就易成瘾,无法轻易戒掉甜食,长此以往还可能会导致抑郁。
为了弄清糖对人体的影响,一直坚持无糖饮食的达蒙·加梅乌做了个为期60天的实验,并拍成纪录片《一部关于糖的电影》,推荐嗑糖的伙伴天天看。
实验期间,身体健康的达蒙每天吃40勺(约200g)的糖(40勺是澳大利亚人平均每天摄入的糖量),并且保持以前的运动量。
实验后他的健康情况让人担忧:体重上涨17斤,腰围增加10厘米;脸上有了粉刺,还出现轻度脂肪肝,有糖尿病风险;甘油三酯过高,伴有心脏病风险;情绪也变得起伏不定,出现糖瘾。
图片来源:一部关于糖的电影
吃多少糖合适?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平衡膳食中不要求添加糖,因为我们的身体一点也不需要。
CC提示,含糖饮料是添加糖的主要来源,最好别喝。如一杯500毫升正常糖量奶茶,含糖50克(约10勺糖);一瓶500毫升的可乐,含糖54克。
日常烹饪用糖也要控制,因为很多酱料本身就含糖。如100克的蕃茄酱,含糖24.5克。还有焙烤食品和面点,也是含糖大户。
大家一定要养成查看加工食品上标签的习惯,尽量选择低糖或无糖食品。
国标《GB28050-2011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每100克或100毫升食品中添加糖含量低于5克可标注“低糖食品”;低于0.5克可标注“不含糖”或“无糖”。
参考文献:
Te Morenga L, Mallard S, Mann J. Dietary sugars and body weight: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e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and cohort studies[J]. Bmj, 2013, 346: e7492
Schulze MB, Manson JE, Ludwig DS, Colditz GA, Stampfer MJ, Willett WC, Hu FB.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weight gain, and incidence of type 2 diabetes in young and middle-aged women. JAMA. 2004; 292: 927–934.
Palmer JR, Boggs DA, Krishnan S, Hu FB, Singer M, Rosenberg L.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and incidence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African American women. Arch Intern Med. 2008; 168: 1487–1492.
Dhingra R, Sullivan L, Jacques PF, Wang TJ, Fox CS, Meigs JB, D'Agostino RB, Gaziano JM, Vasan RS. Soft drink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developing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middle-aged adults in the community. Circulation. 2007; 116: 480–488.
Fried SK, Rao SP. Sugars, hypertriglyceridemia,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 J Clin Nutr. 2003; 78: 873S–880S.
Choi HK, Curhan G. Soft drinks, fructose consumption, and the risk of gout in men: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MJ. 2008; 336: 309–312.
Lim J S, Mietus-Snyder M, Valente A, et al. The role of fructos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NAFLD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J].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2010, 7(5): 251.
Bray G A. Is sugar addictive?[J]. Diabetes, 2016, 65(7): 1797-1799.
Kearns C E, Schmidt L A, Glantz S A. Sugar industry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esearch: 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internal industry documents[J]. JAMA internal medicine, 2016, 176(11): 1680-1685.